氣候變化

於2022年召開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全球領導人重申致力將全球氣溫升幅限制於較工業化前水平不多於攝氏1.5度的承諾。為實現此指標,溫室氣體排放量於2030年之前須較2010年的水平大幅減少45%。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公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其中淨零發電以及節能綠建為兩項主要減碳策略。當中,制定於2050年之前將商業建築物的能源耗量減少30%至40%的長期目標。作為陽光房地產基金的管理人,我們一直與持份者合作,透過整體業務鏈推廣保護環境。我們致力加強應變準備並提前實施緩解措施,以應對未來與氣候相關的風險。

董事會已採納氣候變化政策,藉此申明我們致力管控營運中的相關風險。該政策亦制訂策略以緩解、調整及提升應對該等風險的抗逆力。我們的風險管理架構包括季度評估環境、社會及管治以及氣候相關之風險,監控可能對我們業務上財務及營運方面構成不利影響的任何潛在氣候相關問題。

於相關年度,我們保持對監察及處理與業務有關的氣候相關問題的警覺性。我們已識別實體及轉型風險,並制定應對措施以減輕其對業務營運的潛在影響如下:

實體風險

急性風險:

  • 極端天氣日益頻繁,可能對我們建築物的圍護結構造成嚴重破壞,包括窗戶破損、玻璃門損壞、漏水及老化物業的嚴重損壞。該等損壞可能引致更頻繁的故障維修,以及窒礙我們的業務營運並且帶來潛在收益損失。

慢性風險:

  • 於熱浪期間為保持舒適的室溫,或會增加物業的能源耗量,而降雨模式的改變可能導致水浸。因此,我們預計極端天氣事件將導致更多資本開支的投入,以監控及管理潛在的破壞,此意味著更高的營運及保養成本。

轉型風險

政策風險:

  • 政府及監管機構對氣候變化、排放規例以及匯報責任方面可能會作出更嚴格的可持續發展政策規定,或會導致更高的營運成本。

市場風險:

  • 由於價格或會較高的綠色替代品日漸受消費者歡迎,顧客行為的改變可能導致對傳統產品和服務之需求減低。因此,轉型為低碳和可再生能源主導的經濟體可能會引致營運成本增加。

我們的回應:

  • 監察若干老化物業的外牆可能出現潛在漏水之情況。
  • 進行可持續發展融資及氣候變化培訓,以提高管理層及員工的關注。
  • 定期檢視及分析本地及國際標準及匯報要求。
  • 推行資產增值舉措, 藉以減低極端天氣事件所帶來的損失。
  • 透過建築物改善項目及實行綠色管理實務,以提升物業組合的環境績效。

 

評估氣候相關風險

管理人已對氣候相關風險及機遇的關聯性及重大性進行年度評估,並認為氣候相關風險與陽光房地產基金的業務有關聯性,惟對其業務帶來的影響並不重大。

有關氣候相關風險之管治、投資管理及風險管理的資訊,請參閱陽光房地產基金之網站企業管治下之「風險管理」部分

為提高我們監測及減低氣候變化對業務潛在影響的能力,我們將利用房地產科技識別實體風險,並改善我們物業管理服務的營運效率。此外,我們將就採用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框架積極參與規劃工作。